招生就业

招生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招生信息 -> 正文

文学院报考指南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19-06-25


文学院肇始于1930年第二乡村师范学校“语文科”,现设有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国家级特色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传播学、广告学5个本科专业。文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共57人(含在职进站研究的博士后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人。现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级拔尖人才、山东省教学名师等7人。现有本科生1643人,研究生111人。文学院设有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教育部备案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平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反观”、校级研究平台“言语矫治与语言康复研究中心”、“融媒体研究院”6个平台,12个实验室,设备总值1700多万元。

硕士点名称: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中文所有学科)、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硕士点、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点、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点。

1. 汉语言文学(本科)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大学写作、创意写作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本专业是鲁东大学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迄今已有89年的历史,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有着悠久的文学创作传统,著名作家吴伯箫、何其芳、臧克家、萧平(宋萧平)和语言学家张志毅、民俗学家山曼(单丕艮)等先生先后在此执教,涌现了张炜、矫健等70多位作家,形成了当代文坛有重要影响的“鲁大作家群”。本专业在国学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有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东北亚研究院”、教育部“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平台“中华文化海外传播与反观”基地、“中华传统文化现代转换与海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学研融合培养学生国学研究能力。本专业长期致力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校地合作,三方联动,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曾获评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就业去向及前景:可在科研机关、学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亦可在党政机关、传媒机构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如政府宣传部门、文化管理机构、报刊杂志社、新闻出版机构、影视文化公司、互联网站、对外交流机构等从事语言文字工作。

2. 汉语言(本科)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中文信息处理、汉字学、方言学、理论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本专业以国家语言文字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为指导,立足山东,面向全国,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先进的语言服务理念、扎实的语言专业基础、系统的跨学科知识结构,能够致力于提高国民语言能力、构建和谐健康的语言生活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本专业面向产业,突出应用,产学研相结合;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亮点;以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结合学生个性多元和社会发展需求多元的特点,拓宽学生就业口径。本专业拥有国家语委“汉语辞书研究中心”、山东省重点实验室“语言资源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研究平台,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2007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就业去向及前景:汉语言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教育、出版、传媒、科研机构以及机关企事业相关部门从事语言教学、语言文字管理、语言服务及语言应用等方面的实际工作。

3. 广播电视编导(本科) 学制四年 艺术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电视节目策划、电视节目制作、影视剧本创作、播音艺术、传播学概论、视听语言、纪录片创作、虚拟演播室实践、影视作品分析、影视剪辑技术与艺术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 本专业教学体系以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突出“做中学,学中做”。课堂教学结合训练实践展开,实践教学注重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校企合作的社会实习四年不断线。教师七年来共发表电视新闻作品2000余篇,获得包括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经济新闻奖等在内的国家级和省部级新闻奖项20余项;学生获得包括泰山文艺奖、中国DV大赛二等奖等在内的奖励60余项。 

就业去向及前景: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部门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新兴媒体等相关部门从事广播、影视创作、宣传工作、节目编导、社教及播音主持等相关工作。该专业毕业生部分考取研究生、公务员、事业编,大部分学生进入广播电台、电视台、企业宣传、传媒机构等从事相关工作,该专业年底就业率达90%以上。

4. 传播学(本科)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媒体研究、大众传播史、跨文化传播、中外新闻传播史、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概论、媒体信息原理与应用、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计算机辅助编辑、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等。                          

专业特色及优势: 本专业立足全媒体、融媒体的新媒体信息传播格局,积极顺应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地域特色与国际视野相统一、采编实务与新兴技能相融合的传播人才。本专业教学体系以系统的传播学理论知识传授为经,以传媒从业能力培养为纬,注重理论、创意、技能协调发展,课堂教学、课外传媒实践、传媒机构实习有机结合。              

就业去向及前景: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能在政府部门、新闻与出版机关、学校、大型企事业单位(含外企)、网络媒体等机构,从事信息的采写、编辑和传播、网站策划、网站建设与管理以及网络信息的采写、编辑和传播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学生同时也具有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杂志社、通讯社、新媒介机构从事新闻采写、编辑与制作工作的能力。

5. 广告学(本科)学制四年,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广告学概论、传播学概论、市场营销学、广告心理学、新媒体广告、广告策划与创意、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广告文案写作、消费者行为学、世界设计史、中外广告史、广告效果评估。
    专业特色及优势:本专业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专业定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培养广告实务能力,开设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创意、创作、设计等方面的实践课程。与周边多家广告公司与品牌策划公司协议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以完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与韩国名校开展国际化合作与交流以培养学生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
    就业去向及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广告公司、品牌策划公司、新闻媒体、市场调查机构、信息咨询行业、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文化创意产业部门及其它相关机构从事广告创意策划与设计、广告经营管理、品牌运营管理、市场研究、市场策划、市场推广、公关策划等工作。

6.汉语言文学(本科 公费师范生) 学制四年 文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经典、语文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大学写作等。
    专业特色优势: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生)专业是为响应省委、省政府优化全省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号召而设置的,主要培养热爱教育事业、自主学习和自我成长能力强、知新创新素养高、具有宽厚人文科学素养和生命关怀的人性品格,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小学语文教学、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的骨干教师。本专业是鲁东大学最早设置的专业之一,迄今已有89年的历史,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名师辈出,历史积淀深厚,文脉绵延,特色鲜明。著名作家吴伯萧、何其芳、臧克家、萧平(宋萧平)、语言学家张志毅、民俗学家山曼(单培艮)等先生先后在本专业执教,培养出了山东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齐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王志民教授、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烟台二中校长蔡润圃等众多优秀人才。
    就业去向及前景:由省教育厅统一分配到省内定向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